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胡琪 王莹 刘丽
(资料图片)
近日,一位25岁的小伙子因为查体发现胃粘膜下肿瘤来到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据悉,肿瘤位于胃幽门前区,属于罕见部位;体积较大,大约3cm多;生长速度快。
3年前小伙的胃镜图片显示仅稍有显露。如果病变继续生长有并发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究竟是什么性质?能不能微创切除呢?为了这个答案,病人于5月19日入住消化科。
主任医师尚瑞莲组织全科医师讨论病情后,确定先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抽吸活检,明确病变性质,这是影响治疗决策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若为良性病变,可尝试微创剥离、尽量保留胃结构完整,若为恶性倾向,只能接受创伤更大的部分胃切除术。5月18日,尚瑞莲主任医师为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获取到满意组织条,病理倾向为良性神经鞘瘤,灶区生长活跃,具备微创切除的可能性。同时腹部CT检查与超声内镜评估一致,病变大部分呈向腔外生长。
有了微创手术的方案,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这么一例体积大、位于幽门口且呈腔外生长为主的复杂病变,微创切除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留幽门管的生理解剖结构不受破坏,让年轻患者此后数十年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为了使患者通过微创手术切实受益,消化科邀请普外科王新玮副主任医师会诊,两科详细讨论,共同制定了微创手术预案。
幽门前区病变
尚瑞莲主任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病变穿刺
李佳慧主治麻醉师为患者实麻醉
全国知名消化专家孙自勤教授实施胃镜下微创手术
普外科王新玮副主任医师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手术
经过围手术期严谨、规范的准备,该手术如期进行。5月29日李佳慧主治麻醉师为病人实施插管麻醉后,消化科特聘专家孙自勤教授先通过娴熟的内镜技术游离了病变的腔内部分,完成了近2/3主体病变的剥离,继续剥离发现病变与部分幽门管及网膜严重粘连,由王新玮副主任医师继续在腹腔镜下迅速清晰地将病变与幽门管及网膜粘连的其余部分游离,切除了病变。完整切除病变后,胃壁大大的缺损口暴露出来,如何缝合才尽可能减少幽门口狭窄?具有丰富经验的王新玮主任巧用心思,在腹腔镜下顺应幽门环的走向在浆膜侧一针针将缺损严密缝合,最后再次进胃镜观察胃壁黏膜面无瘘口后,结束了手术。
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术后一周顺利进流食,状态良好。该手术消化内、外科双镜强强联合,既为年轻患者完整切除了病变,又保留了完整的胃结构,恢复期无幽门梗阻等并发症,达到了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打赢了“保胃”战!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外科精湛的微创内镜技术及以病人为本的医疗理念令患者及家属十分感动。
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切除术的优先选择。在医院“发展微创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的指导方针下,越来越多的胃肠道肿瘤经消化内镜早期发现,并经微创切除技术获益,消化内、外科双镜强强联合,集中体现了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外科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密切合作、病人至上的医疗服务理念。
标签: